返回首页

公路货运“三张票”:税务合规新路径!

Aug 18, 2025 10:19:08 AM

在公路货运的庞大生态中,加油发票、通行费发票、运费发票如同三条隐形的生命线,串联起从货源地到目的地的每一公里运输。它们不仅是税务合规的凭证,更是物流企业成本管控的核心抓手。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从2025年6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依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各地区、部门深入重点区域场所,对前期摸排黑加油点线索集中核查处置。同时结合群众举报偷税漏税、假冒伪劣油品等线索,对非法油品生产、销售、运输、纳税各环节违法行为溯源核查、起底排查、依法打击,坚决斩断利益链条。

这场整治风暴不仅关乎能源安全与市场秩序,更成为推动公路货运行业税务合规转型的关键契机——当传统避税路径被切断,企业被迫转向技术驱动的成本优化与合规管理,一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黑加油点整治:

助力货运行业合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成品油市场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阴阳价格”格局。据行业估算,非法黑加油站通过逃避消费税缴纳,使得其每吨成品油的成本能够压低至2000元,与正规加油站含税油价相比,形成了巨大的价格差异。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正规加油站需要承担48%的消费税以及13%的增值税,综合税负比例高达61%。相比之下,非法加油站通过不开发票、伪造票据等手段,实际税负几乎为零。以一辆年消耗100吨柴油的货车为例,如果选择在黑加油站加油,一年下来可节省高达12万元的费用。

“对于公路货运行业而言,加油票不仅是重要的成本凭证,更是税务抵扣的关键依据。”然而,长期以来,部分司机出于价格考虑或信息不对称,选择在黑加油站加油,却无法获得正规的加油票据。这不仅增加了司机个人的税务风险,也可能导致整个公路货运企业在成本核算和税务申报方面出现不规范的问题。

从宏观视角来看,公路货运与成品油行业本应形成良性互动。此次针对黑加油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就如同“大浪淘沙”,旨在淘汰违规的“黑加油点”,保留并扶持那些经得起考验的正规成品油企业。

在税务管理层面,此次整治行动的积极作用尤为显著。当税务机关查处不合规的成品油企业时,若发现存在“票货分离”、“变名销售”等违规行为,会通过协查等方式将发票不合规问题传递给受票企业。受票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随即介入调查,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部分公路货运企业不合规取得成品油发票的现象,促使这些企业及时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并在未来更加注重成品油发票取得的合规性。

据了解,公路货运企业取得成品油发票存在多种模式:

第一种是:货运平台与成品油企业、加油站签订合作协议,司机加油后年度统一对公结算的模式。

第二种是:加油平台企业为货运平台解决成品油发票问题。这些平台,有的是发挥渠道作用,为公路货运企业打通各地加油站渠道,另外,公路货运企业可以通过此类平台与全国各地加油站合作、取得成品油发票。

第三种是:一些货运平台自身成立成品油贸易公司,一端对接各地加油站,另一端对接货运企业,交易链条为“加油站-加油平台-货运企业”,此模式下货运企业成品油发票来源就是这些加油平台的贸易公司。

从无序到有序:

解码物流企业10年税制变革

物流企业10年税制变革,是对物流行业公司治理水平一次由乱到治的改变。

回溯营业税时期(2013年前),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由于物流运输的流动性特征,司机劳务费普遍以白条入账,跨省通行费发票获取困难,企业往往通过“包税制”简化核算。尽管当时税费核定遵循全国统一标准,但占成本比重不足15%的税费因素,尚未成为影响企业盈利的核心变量,这客观上造成了“重业务轻财税”的行业生态。

2013-2016年营改增过渡期,行业迎来剧烈震荡。运力短租模式盛行,大量个体工商户涌现,部分区域利用税务洼地进行开票操作,使得政府政策调整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盈利状况,企业经营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直至进入三张票合规期,行业迎来转机。通行费可通过线上便捷获取,能源成本能够进行预估进项核算,司机专用发票及劳务费用管理趋于规范,企业逐步实现合规化经营,成本结构也愈发合理。

从管理难题到高效赋能:

“三张票”合规嵌入全运输链管控

在司机专票方面:

一是税务操作标准不统一:各地税务机关在实际执行相关政策时,具体要求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地域性的政策不一致,使得企业在跨地区运营时面临合规困境,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风险。

二是司机主体认定偏差:由于实际业务情况复杂多样,现行的认定规则有时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业务关系,造成司机主体资格与实际运营情况不符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发票开具的准确性和合法性,还可能引发后续的税务审计风险。

三是特殊业务场景适配困难:在零担运输和甩挂作业等特定业务模式下,车辆编号、驾驶员频繁更换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些动态变化给司机专票的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确保每一笔交易都能对应到正确的司机和车辆信息,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

在能源及消耗品成本方面:

一是能源结构多元化冲击。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源类型日益丰富。这一趋势对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运费下降与能源占比上升的矛盾:社会整体运费降低,导致能源费用占比提升,原有30%的限制需突破。

三是消耗品管理难题:除了主要的燃料外,润滑油、轮胎等消耗品也是司机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物品的使用频率高、损耗快,且种类繁多,给企业的库存管理和成本核算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通行费方面:

一是,重复开票问题频发:在使用通行费系统获取进项发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与其他物流公司重复开票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行业内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建设。

二是零担、拼车业务的发票困境:对于采用零担或拼车模式进行货物运输的企业来说,由于货物分散、路线复杂等特点,很难按照常规方式取得合理的通行费发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只能选择放弃部分合法抵扣权益,或者承担额外的税务负担。

公路物流行业合规取得“三张票”的核心逻辑是:业务真实为前提,数据穿透为手段,流程闭环为保障。企业需摒弃 “买票抵税” 的短期思维,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强化技术追踪、完善内控机制,将 “三张票” 的合规性融入运输全链条管理,既降低涉税风险,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网络货运平台指南